#魚鮝㸆肉
#江浙魚乾叫魚鮝
#魚鮝可以是海鰻黃魚魷魚🦑⋯
端午節到我要動手包粽子囉~去年把魷魚包入粽子美味得不得了,所以今年我特地去迪化街採買包粽材料就是要來挑漂亮的魷魚,也因為這樣順便來做個江浙菜~魚鮝㸆肉
以前爸爸過年時除了醃家鄉鹹豬肉,還會用海鰻製作魚鮝,魚鮝㸆肉是我家必備的年菜,只是我以為要🐟才能做成魚鮝,最近看了一集採訪魚鮝聖地寧波象山的紀錄片,才知道許多海族類都可以製作,包括不是魚的~魷魚🦑。實在太好了,我無法學老爸大陣仗弄條大海鰻,取巧拿魷魚乾來㸆肉,雖然滋味不同,卻也算得上名符其實的山珍加海味了!
㸆,是一種紅燒手法,不同在以微火把湯汁收得濃稠甚至乾盡,如此更顯江浙菜濃油赤醬的特色。在這方面我比較龜毛,㸆就是㸆,如果紅燒出一鍋滷汁,那就是滷,不是㸆。
我覺得魷魚是很厲害的「魚」,生鮮的可燙可炒可烤,而曬乾熟成的多了一股風味,泡發後也可燙可炒可紅燒,還有最猛的是想起小時戲棚下那股散發出致命吸引力烤魷魚乾的氣味,那時口袋空空只能望著魷魚吞口水😭🤤
現在沒了戲棚,偶爾去西門町仍會被那股香氣搞得神昏顛倒,只是招牌寫著韓國烤魷魚🦑,我的孩子居然以為烤魷魚是從韓國來的,不知那是台灣本來就存在的味道。
兒子特地要我在包粽子外留一條要玩烤魷魚,他也難忘過年在華欣路邊攤買來吃的香味呀~
以吃法來說,魷魚比起其他頭足類真的來得強大。
用手機打字,眼花手拙,㸆、靠、乾、幹一直出現,好幾次點錯,整篇下來好像一直在講髒話,檢查再三,希望沒有錯字,若眼花出錯也請偷笑就好。